□记者赵晨曦 随着我国老龄化和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 “一人残疾,全家失衡”已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被誉为社会保障体系“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被寄予厚望。长期护理保险不仅是关系万千家庭生活质量的“家事”,也是关系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顺利发展的“国家事”。党的二十大提出建立长期护理教师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指出指导意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自2016年组织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以来,试点领域不断探索,基本制度框架形成。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综合效应逐步显现,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了“保护伞”。 “点亮”残疾成年人卧床不起的时光,“长期护理保险为家人助力”。提到长期护理保险,家住山东省济宁市的刘女士和家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刘女士的丈夫八十多岁了,因小脑萎缩,长期卧床,言语功能下降,导致下半身瘫痪。他的日常生活都需要个人护理。老两口哈家里只有一个女儿,每当有事情的时候,女儿都得抽出时间去帮忙。 “享受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后,每周都会有专门从事长期护理服务的医生或护士上门服务,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刘女士说。在全国范围内,像刘女士丈夫这样的政策受益者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通过长期护理保险拥有了“点亮”的卧床时间。据了解,2016年以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试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建设。在2016年第一批15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2020年试点范围扩大到49个城市,目前已覆盖近1.9亿人口。“十四五”累计筹集资金超过1000亿元,支出超过850亿元,超过200万残疾人受益。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8800多家,护理服务人员30万人。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张克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从战略高度和全局高度作出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决策部署。这是中国风稳步提升的必然要求。这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填补民生短板的基本安排。这是落实白银经济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步。 “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主要是减轻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的日常护理费用和负担,着力解决残疾人长期护理后顾之忧。”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涛表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机制基本健全。“城乡统筹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责任共担的筹资机制基本建立,公平合理的待遇保障不断完善,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形成。推动护理保险国家级评估标准化、统一评估和管理,是护理保险制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结论是待遇,主要是待遇给付的重要依据评估主体的标准确定和管理是保证评估专业性和工作规范的关键环节。为确保广大群众更加公平、公正、及时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于2023年12月发布了《长期护理等级伤残等级管理方案(试行)》,推动固定收益评估机构统一管理。 《监管办法》明确了定点评估机构的申请条件和确定方法,要求指定评估控制机构、人员管理制度、评估档案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保险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的职责和内容。除了“管理我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一段时间以来,陆续出台了《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办法》,出台了《长期护理保险机构定点管理的意见(试行)》、《长期护理保险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全国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目录服务(试行)》等10余个文件,持续融合的保险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制度基础不断融合。 “大家都看到,为了帮助失能老人重新站起来,我们必须关注他们的不足。根据身体情况,需要了解是否有活动性内出血或肋骨骨折等。今年8月16日。沉阳软件学院实训教室职业技术学院,老师讲授专业培训……学生示范残疾人基本护理动作。长期护理人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护理人员”。为长期护理保险参保残疾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护理服务、心理护理等服务。 2024年,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长期护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按照专业标准,长期护理护士需要综合运用基本生活护理和基本护理技能,在居家、社区、养老院等多个服务场景,为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群提供涵盖基本生活护理、基础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服务。 “随着长期护理保险规模不断扩大,对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还会继续增加。河南医疗卫生技师学院副院长范玉辉指出,推广长期护理保险的目的是让人们享受更好的生活和医疗保障,这需要更多技能型的一线人才来提供。每个类别的保险都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服务。长期护理行业的发展为长期护理保险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了关键保障。为夯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服务基础,切实满足残疾人优质高效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国家医保局要求加快相关人员培训。但从客观角度看,目前护理队伍年龄大、流动性大、招收难等问题是影响长期护理保险加速发展的一大症结所在。系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石志磊认为,解决护理人才短缺最重要的是提高护理人才的薪酬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行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失能老年人对卫生服务和社会护理的购买力,从而提高护理人才的待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应加强护理职业教育,打造长期护理人才队伍,通过提高薪资福利吸引年轻人才,为长期护理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保障。